观念一变,孩子就变(上)

首页 /  家庭教育  / 观念一变,孩子就变(上)

观念一变,孩子就变(上)

发布: 青年励志网  栏目:

家庭教育

 标签: 观念 , 孩子    日期:2009-11-29

引言 北师大家庭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、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翔博士,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和咨询工作,每天都能听到家长沉重的诉说。他发现,家教最大的问题,不是方法,而是观念。许多本来有才华的孩子,最后却出现严重问题,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错误的家教观念所致。他说,千错万错,错在观念!观念一变,孩子就变!本专题我们刊发代表他思想的“家教观念”、体现他睿智思考的“智者哲思”以及他的一篇佳作。 家教观念

1、“观念决定命运” 家庭教育什么最重要?先进的观念最重要。先进的观念浓缩了时代精华的思想,是现代每一个家庭最需要、也是最重要的财富。观念不一定是“新词”,也可以是“老话”,但它一定包含了新道理。观念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和方法,它是高一个层次的东西;知识和方法仅仅能够解决一招一式的具体问题,而观念却能够从根本改变一个人,把人从人云亦云的盲从状态提升到豁然开朗的自觉境界。 当代社会快速变化,但我们的许多家长,还是用几十年前的老观念教育孩子,而孩子并不接受他们的教条。家长与孩子不是处在同一个思维的世界里。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。要解决这个矛盾,更需要做、更值得做的是转变观念。 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的竞争,其实在这两个孩子父母的教育观念的差异中就开始了。在很大程度上,是“观念决定命运”!

2、“好家教没问题时抓家教,差家教出了问题抓家教” 在陈博士办的家教讲座上,有的家长发言时很有心得,侃侃而谈,别的家长奇怪了:“你的孩子发展那么好,为什么还来听课?” 这就是第一个家教观念问题。许多家长是等到孩子出了问题,才想起要进行家教,但往往错已铸成。家教应该是渗透于孩子生命成长每时每刻的事情,是孩子终身发展不可须臾缺少的阳光和水分。“补救型”的家教一般效果都比较差。

3、“两条腿走路更稳更快” 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职责完全推给学校,一旦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,他们就毫无办法,怨天尤人。陈博士认为,传统学校有自己的教育优势,但不能完全依赖它;在信息时代,所有人的学习都要终生化、个性化、即时化和短周期化,并且要不断学习课本以外的新知识。传统学校不可能解决这所有问题。 孩子的教育应该两条腿走路,即把整体化的学校教育和个别化的家庭教育(社会教育)结合起来。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、走得快!所有的家长都必须成为自己孩子的教育专家,这是无法回避的责任。

4、“把食指换成拇指” 家教是做什么的?有的家长概括为“管孩子”。所谓“管”,就是批评、责备、督促。这是误解了教育的使命。教育与医生治病有根本的不同,它是要盯住孩子身上的“亮点”、“优点”,使之发扬光大。教育更需要鼓励、表扬;哪怕孩子身上的“亮点”、“优点”还很小、很微弱、只有针尖那么大,也要大张声势,让它成为明天的现实。 所以,与其每天向孩子伸食指,对他们戳戳点点,横加斥责,不如伸出拇指,来鼓励孩子支持孩子,给孩子更多积极的、正面的能量。

5、“没有播种哪来收获?” 有不少孩子学习上有问题,根源在于孩子在0—6岁的学前阶段没有得到较多的信号刺激和适时的训练,当他们进入学龄阶段后,各种能力都会出现问题。这就是“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”的简单道理。家长这时候着急是没有用的,应该更耐心一些,同时要想办法尽快播种、播良种,以待来年的收成。 另外,播种不能太急功近利。好的家教,不仅及时播种,而且随时播种。播种经常是渗透式的、随机的,甚至有时候看起来是没有明确目的的,但从长期看,总会有意外收获。

6、“学习状态决定学习过程,学习过程决定学习结果” 不少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,只是关心孩子拿回来的成绩单。但是,孩子的学习,应该包括三个值得关心的部分:学习状态—学习过程—学习结果。如果说,结果是看得见的发亮的电灯泡,那么过程就是输电线,而状态才是发电厂!它们的关系是:状态决定过程,过程决定结果。 现在的情况是,家长只看结果(下策),老师负责过程(中策),而激发和调整学习状态的上策却没有人管!这是一个大问题。

7、“好方法不如好心情” 忙着为孩子找方法,是现在的家长乐此不疲的事。找过来,找过去,也还是找不到什么真正顶用的东西,还是一样的着急上火。家长的“火”一般都要转嫁到孩子身上,让孩子惶惶不可终日。 其实,家长与其到处找方法,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给孩子一副好脸色、一个好心情。家长的好脸色、好心情,意味着信任、理解、宽容、支持,会转化为孩子学习的好状态、好成绩。

8、“磨刀不误砍柴功” 一般孩子学习出了明显问题,背后都有比较复杂的原因。这时候,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系统调理、改变状态。系统调理就要“中医”“西医”一起上、治本治标同时来。其中,中医疗法、治本,是更重要的。为了治本,有的时候要“绕道”解决问题。 有一些家长急功近利,不愿意在改变状态上花时间、下工夫,所以孩子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,以至经久不愈,越拖越重。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。

9、“汽车不拉高速就磨合不好” 常看到一些孩子学习很“肉”,效率低下。这通常是没有经过“强化”训练的结果。在信息社会,知识的增长是爆炸式的,特别需要学习者有“爆发力”。我们在学校安排的学习,一般是匀速的、循序渐进的,不但没有爆发力,而且缺少节奏和起伏,这就容易产生“平原现象”,造成学习疲劳和厌倦。 就像新车上路后要有一定时间去“拉高速”以免磨合不好一样,孩子的学习在不同阶段,也需要“拉高速”——进行强化学习。否则,他们巨大的学习潜力就无法被激发起来,很容易导致一生的惰性和失败!

10、“湿柴禾引不着火种” 现代教育理念是:要让学生的头脑成为熊熊燃烧的火把,而不是简单的容器。但是,许多家长不仅希望多往孩子的头脑“灌”些知识,而且经常向孩子心里“泼冷水”。孩子费了不少构思,写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,满心欢喜地交给父母看。父母看完以后,第一句话就是:“这里怎么有一个错别字?”孩子听了,无异迎面一盆冷水!经常被泼冷水的孩子,心里也是冷冰冰的,他们激情的火焰很难燃烧起来。 一个错别字重要,还是一种热切的鼓励重要?改了一个错别字,却可能失去整个写作的兴趣。孰大孰小,家长应当能够判断。

11、“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” 有一类孩子,听话但没有主见,学习努力但缺乏灵气。这类孩子大都有一个共同点:有一个过分细致的妈妈导致“家教过度”。过度的管教,会堵死孩子智慧的“巧眼”,就像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一样! 一团筋斗的好面,一定要有“醒面”的时间。醒面就是自发性。教育要留有“空白”,要给孩子空间,让他们自发性得到张扬。

12、“看得太近反而容易走样” 要说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。但是,有时候因为他们看孩子看得太近,反而看走样了、看失真了。很多时候他们对孩子的缺点如数家珍,而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。教育需要大眼光。大眼光应该拉长一点距离。

13、“左脑人,右脑人,何时成为平等人?” 大多数人都认为,大人与孩子的差别,在于成熟与不成熟的差别;孩子只是不成熟的人,需要成人带着往前走。 其实,就思维方式来看,不是这样!儿童与成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;两种思维方式都是成熟的!成人的思维是所谓的“左脑型”,即比较依靠程序化、固定化的有限思维类型;孩子的思维则是“右脑型”,就是比较依靠整体直觉的无限思维类型。两种思维类型各有千秋,但就创造性而言,右脑型是能量更大、更优越的。 一个是程序化思维的左脑人,一个是直觉性思维的右脑人,所以对话容易“错位”,互相不理解。在这方面,尤其需要我们家长觉悟。家长如果没有自觉的认识,两代人的错位、冲突、对抗,就难以避免,而且很可能打的是一笔谁也说不清因果、谁都喊怨的糊涂官司。

14、“可怜天下孩子心” 世上都说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。父爱母慈,的确令人慨叹。 但是,在两代人的交流与矛盾中,比起具有天然优势的家长,孩子是更弱小,受到误解、委屈、冤枉和压制更多的一方。绝大多数孩子是凭借自然造化赋予他们的“大道理”来判断事物的,他们虽然说不出所以然,但不能说其行为是“没道理”的;他们仅仅是不擅长“讲道理”而已。“讲道理”是大人的长项,尽管他们经常是“没道理”,或者只是“小道理”,甚至有时是“蛮不讲理”和“强词夺理”的!家长很容易自自然然地把他们对孩子讲的话当作了“理”。 比起“满嘴是理”的家长,“有理说不出”的孩子是最可怜的!让我们多从他们的角度想想问题,多理解他们,也多为他们讲讲“理”吧!来源:<成长>杂志